阮郎归 · 春思

鳃花轻拂紫绵香。琼杯初暖妆。贪凭雕槛看鸳鸯。无心上绣床。
风絮乱,恣轻狂。恼人依旧忙。梦随残雨下高唐。悠悠春梦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阮郎归·春思》是清朝词人林修竹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基本信息:林修竹,字云伯,浙江嘉兴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在古文、声音训诂、诗作和词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和创作。此词作于清乾隆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体察。

  2. 主题内容:《阮郎归·春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开篇“春来无计惜芳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无法把握的无奈。接着,“流莺枝上啼”和“榆钱零落柳絮飞”等描写,生动地捕捉了春季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些美景的淡淡哀愁。

  3. 艺术手法:此词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抒情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如流莺、榆钱、柳絮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含着人生的无常和离愁别绪。此外,词的结尾部分,“隔墙花影移”和“不言将恨谁”,更是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绪。

  4. 文化影响:《阮郎归·春思》不仅是林修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使得这首词成为了研究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同时,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欣赏和研究。

《阮郎归·春思》作为清朝词坛上的佳作,不仅展示了林修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