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
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
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
泛舟秋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秋怀》赏析
《泛舟秋怀》是南宋诗人罗与之所作,这首五言律诗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诗歌原文如下: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他早年应进士举不第,后因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而弃去,浪迹江湖间。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刘克庄赞赏,其作品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等版本。
罗与之的诗作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对自然景色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描绘能力。例如这首诗中的“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其次,他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如“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这里的“小山赋”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而“归思大江流”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最后,罗与之的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音乐感。例如“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这句话简洁而深刻,既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在创作背景方面,《泛舟秋怀》可能是在一次泛舟旅行中创作的。当时作者可能身处秋天的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沧桑。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
《泛舟秋怀》作为一篇经典的宋诗,不仅是罗与之个人文学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更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