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
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
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
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作品,创作于宋代。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苏轼的诗、文、书、画均卓有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书法作品更是以刚健有力、潇洒自如著称,被后人誉为“书圣”。
作品原文: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祭常山回小猎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茆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作品鉴赏:这首诗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古代文人的生活画面。首句“山西从古说三明”暗示了作者对家乡山西的深厚情感;接着通过“谁信儒冠也捍城”表达了诗人对儒者形象的质疑。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猎人捕猎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诗中的“东州赵叟饮无敌”与“南国梅仙诗有声”分别指代了两位古代文人,他们的形象在诗中得到了展现。最后一句“归来何以得卿卿”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理想境界的思考。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不仅是苏轼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邃思想和独特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