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顿起二首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顿起二首》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 苏轼的诗、文、词、赋等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诗词风格豪放而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
  1. 诗歌原文
  •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1. 诗歌鉴赏
  • “挽袖推腰踏破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热烈场面,展示了友情的深厚。
  •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反映了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期望和担忧。
  •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时代的忧虑。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留恋和对文化的传承。
  •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表达了对友人身体和生活的关心。

《次韵答顿起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怀旧的诗歌,也是一篇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苏轼及其时代背景的读者,这些诗句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