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次韵答顿起二首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昔年青涩同窗友,共度时光如流水,如今各奔前程,唯有旧梦常存心。
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昔日同窗今各散,唯留书卷伴寂寥。
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 寻一方净土,愿得安宁处,与君共享天伦之乐。
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愿与君再聚,同吟新诗,共话桑麻,再现青春岁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对比昔日的相聚时光与今日的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十二东秦”指代的是洛阳,而“汉京”则是长安。诗人通过对比两地的文化背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与执着,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在诗中,“早衰怪我遽如许”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迅速衰老的无奈和感慨。“苦学怜君太瘦生”则揭示了朋友因刻苦学习而变得消瘦的事实,这种反差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的最后两句“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与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让诗歌的芬芳弥漫在洛阳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与执着。通过对友情的赞美与歌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