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诗,并引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云诗,并引》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一位名叫朝云的女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下面是这首诗:

  1. 基本信息
  •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朝代:北宋。
  • 作品类型:七言律诗。
  1. 创作背景
  • 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杭州,与朝云相识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朝云去世后,苏轼写下了这首诗以纪念他们的爱情。
  1. 诗歌原文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2. 诗意解析

  • 杨枝喻情:“杨枝”在这里比喻一种离别的哀愁,而“乐天”则代表另一位女子李罗衣,两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但深刻的情感关系。
  • 通德伴伶玄:这里的“通德”可能指的是一位道士,而“伶玄”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苏轼通过这个意象来表达他对朝云死后生活的祝福和对她灵魂的陪伴。
  • 阿奴络秀不同老:阿奴和络秀都是朝云的侍女的名字,她们在朝云去世后仍然陪伴在她的身边,这种忠诚的表现让苏轼感到感动。
  • 天女维摩总解禅: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这里可能暗指朝云对佛教的理解和内心的平静。她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她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
  •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这些诗句描述了朝云生前的生活和她与苏轼之间的情感纽带。经卷和药炉代表了她修行的方式,舞衫和歌扇则是她生前喜欢的事物。这些物品现在已经成为回忆,但它们与朝云的情感紧密相连。
  •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这里的“丹成”可能是指朝云修炼成仙的过程,而“巫阳”则是一位传说中的神医。苏轼用这个比喻表达了他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对朝云的思念。

通过对《朝云诗,并引》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原文、诗意以及文化背景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死观的独特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