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飞絮乱平芜,万里春前一酒壶。
铁化双鱼沉远素,剑分二岭隔中区。
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
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处,饮之且醉,作诗以记。适参寥专使欲归,使持此以示西湖之上诸友,庶使知予未尝一日忘湖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内容是苏轼的《与许景衡书》中的一段,但您要求介绍文学作品,这似乎有点混淆。不过,我可以根据这段内容为您简要介绍一下苏轼的文学成就和风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被尊称为“词中之龙”和“文章大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诗歌方面,苏轼擅长豪放派风格,以自然、清新、奔放著称,其诗作多表现壮阔的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如著名的《赤壁赋》描绘了赤壁大战的历史场景,展现了苏轼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词方面,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婉约派词人并称“苏辛”。他的作品既有豪迈激昂,又有细腻柔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各种感受和态度。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
苏轼的散文也颇有造诣,尤其是他的随笔和游记,文风朴实自然,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都是他在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感怀之作。
苏轼的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高超的技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