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

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
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
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何处是真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你提到的文本是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看起来像是古代的诗歌或者散文。这段文字描绘了作者在九江的时候与苏伯固(或可能是指苏轼)共同创作诗歌的情景。文中提到了两人共同创作的诗句,以及后来作者再次梦见苏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的场景。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在九江期间与苏伯固有过诗歌创作上的合作。这里的“唱和”指的是相互唱诵、吟咏诗文的活动,是一种文人间的文学交流形式。

紧接着的描述“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提供了诗的内容摘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作者梦见自己乘坐扁舟漂浮在波涛汹涌的震泽(今江苏省太湖)上,眼前所见皆是洁白无瑕的雪浪。醒来时,眼前的世界变成了庐山,高耸入云,山壁上开满了青色的花石。这种描述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的部分“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可能是作者在梦中与苏伯固相遇,苏伯固手中拿着乳香婴儿的情景。这可能是一种象征或隐喻,表达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或情感上的亲近。

这段文字是一段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通过描述梦境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