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

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硙雪霏霏。
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
知君货殖夸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坛领袖之一,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的词开创了豪放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他的作品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2. 作品原文:《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磑雪霏霏。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知君货殖夸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
  3. 创作背景:据历史记载,这首诗是在苏轼得知好友仲闵家境富裕后,以诙谐的方式回应仲闵邀请自己共享美味的食物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仲闵家丰衣足食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仲闵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重视。
  4.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方面。苏轼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同时,诗歌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也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5. 文化影响:苏轼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诗词作品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不仅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位文学爱好者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