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

人日滞留江上村,定知芳草怨王孙。
题诗寄远方挥翰,扶杖登高独出门。
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浮阳披冻虽才弄,已觉春工漏一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展示了苏轼高超的诗歌技巧。以下将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生于宋仁宗景祐四年,卒于宋徽宗大观四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和政治家,他不仅是文学巨匠,还是书画大家。
  1. 诗句原文
  • 人一天拖延江边村,定知芳草恨无情。
  • 题诗寄远文翰,拄杖登高独自行。
  • 柳色忍心成感叹,开花前归思自飞翻。
  • 浮阳披冻才能力,春工漏尽一元晴。
  1. 诗意解析
  • 首句“人一天拖延江边村,定知芳草恨无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江边村庄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 第二句“题诗寄远文翰,拄杖登高独自行”反映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通过书写诗篇并独自登高行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 “柳色忍心成感叹,开花前归思自飞翻”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诗人用“柳色忍心成感叹”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开花前归思自飞翻”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浮阳披冻才能力,春工漏尽一元晴”以天气寒冷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尽管天气严寒,但诗人依然能够保持活力和决心,体现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苏轼的《雅安人日次旧韵二首》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读者,还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启迪后人。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苏轼这位文学巨擘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