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剪刻多。
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梅梢春色弄微和,作意南枝翦刻多。
    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相逢月下是瑶台,藉草清樽连夜开。明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技开。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
    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
    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渐欹斜。西郊欲就诗人饮,黄四娘东子美家。
    君知早落坐先开,莫著新诗句句催。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冰盘未荐含酸子,雪岭先看耐冻枝。应笑春风木芍药,丰肌弱骨要人医。
    寒雀喧喧冻不飞,绕林空啄未开枝。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语时。
    蛟绡翦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

  2. 作者简介

  •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广泛流传至今,其中许多作品成为千古名篇。
  1. 创作背景:《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祐六年的正月上旬左右,这是苏轼读了杨蟠(字公济)的梅花诗后,受启发而作的十首诗。

  2. 诗歌赏析

  •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中的每一首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从描绘梅花的细腻笔触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 苏轼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梅花的形象人格化,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和生命,这种写法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艺术特色
  •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每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雕琢,充分显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 诗歌中的意象鲜明,如“月黑林间逢缟袂”中的“缟袂”,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白色衣袖,也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苏轼的《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和深邃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