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破琴诗后,并叙

此身何物不堪为,逆旅浮云自不知。
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破琴诗后,并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深受后世敬仰。
  1. 诗歌原文:“书破琴诗后,并叙。”

  2. 诗歌赏析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其独特魅力的赞赏。
  • 首句“书破琴诗后”,意味着在阅读了关于琴诗之后,诗人开始着手书写,这显示了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并叙”,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深入研究。
  1. 创作背景
  • 根据《东坡全集》等文献记载,苏轼在担任杭州知府期间,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对与黄鹤楼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此次创作《破琴诗》,可能是基于这些经历和感悟而发。
  1. 文学地位
  • 苏轼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宋代文坛的领袖。他的词开创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也被誉为“豪放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 艺术特色
  • 苏轼的诗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著称,他擅长将个人情感融入诗文之中,使之充满生活气息和个人色彩。
  • 他的书法同样技艺高超,特别是对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有深入研究,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深厚的书法造诣。

苏轼的《书破琴诗后,并叙》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作品,也是宋代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