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何物不堪为,逆旅浮云自不知。
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
【赏析】
《题永禅师壁》,唐代李嘉祐。此诗为题壁诗,以“破书”自比,抒发了作者对佛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禄位的鄙夷,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富有哲理。
首联“书破琴诗后,并叙”,是说在破书、断简残篇中,我找到了一首写有琴诗的书,于是便把它与我的琴一起摆在一起。这里,“并叙”二字,说明作者对于琴书的珍爱之至,也表明他对于音乐和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颔联“此身何物不堪为,逆旅浮云自不知”,是说:我这副身躯又有什么值得珍贵呢?不过是如行路之人一样飘浮于世间罢了。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名利地位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只是如浮云般的过客,不值一提。
颈联“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是说:我偶然看到一本旧书,便怀疑自己就是那个被世人尊称为永禅师的人。这里的“故纸”是指旧书,而“永禅师”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禅师——弘忍大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禅宗的向往之心。
尾联“寄言座下诸禅侣,莫负如来一片心”,是说:我在这里向你们各位禅僧们发出一个愿望:不要辜负佛祖的一片赤诚之心。这里的“片心”指的是佛祖的心,也就是佛教的慈悲之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