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
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怀。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
    徇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麨。

  2.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到被贬再到再度崛起的多次波折,其作品广泛涵盖了诗歌、词赋、散文等多个领域。

  3. 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杜、戚、陈三位官员罢官归来情景的描述,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及对平民百姓命运的担忧。诗中“杀人无验中不快”等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公正社会的渴望。

  4. 艺术特色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中的意象选择富有象征意义,如“秋风”、“枯蓼”等,这些元素不仅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也寓意着官场的冷漠与个人的孤独;其次,诗歌采用了直白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最后,苏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技巧,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5. 文化意义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作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对后世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此类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学技艺,更在思想上传递了深刻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