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缠头曲

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惭贫病百不足,强对黄花饮白酒。《转关》、《濩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
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缠头曲》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所创作的七言古诗,全诗共二十句,展现了苏轼对歌女及其师的赞扬及自己的志节。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歌背景:这首诗作创作于宋朝,由诗人苏轼所作。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也是一位深具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诗歌内容:《古缠头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歌女的技艺和她老师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志节与感慨。诗中“一生喙硬眼无人”一句,形容了歌女坚毅的性格;而“指法已似呼韩妇”则描绘了她精湛的艺术技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种风尚,即通过物质奖励来表达对艺术人才的赞赏。

  3. 艺术特色:在语言运用上,《古缠头曲》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此外,这首诗歌在结构上采用了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缠头曲》不仅作为一首诗篇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