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传道喜雨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扑缘鬃毛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羊舞。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蹴踏鲍、谢跨徐、庾。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章传道喜雨”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作在文学上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其解决之道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去年夏季的干旱导致秋收无望,海畔的居民饱受咸苦之苦。今年春季温暖,蝗虫开始出现,给土地带来巨大压力。同时,诗中的“预忧”、“口吻如风”等词汇,透露出一种对于即将到来的灾害的预感和警告。这种强烈的预警意识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感和预见能力,以及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

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写道:“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这反映了他对农民无力对抗天灾人祸的无奈与同情,也显示了苏轼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普通百姓疾苦的深切理解。

从文学手法上看,该诗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例如,将蝗虫比作“欲生蝝”,“口吻如风”,这些比喻使得诗歌的形象性大大增强,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感受到蝗虫带来的危害和紧迫性。此外,苏轼还通过描述蝗虫的数量之多,暗示着问题的严重性。

苏轼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非凡的造诣。他的许多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内容上也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苏轼的《次韵章传道喜雨》就是这样一篇体现其文学才华和深邃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敬畏,更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苏轼作为一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

《次韵章传道喜雨》是苏轼以高度的文学技巧创作的一首反映自然灾害、展现人文关怀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思想上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学风格,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积极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