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资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平生学问只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寄刘孝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刘孝叔》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不善和变法失败的深刻忧虑。
诗中开头十四句为讥时之作,通过夸张的手法批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对外用兵及内部变法上的政策失误。苏轼以铜山铸虎和东海取鼍等形象比喻,批评了急于求成的决策和不恰当的用人策略,最终导致了政治混乱和民众疾苦。
诗歌还通过具体事例,如南山伐木、东海打鼓,以及手实新书的推行等,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同时,诗中还讽刺了官吏们因循守旧、敷衍塞责的行为,以及农民因应战而破产的悲惨境遇。
《寄刘孝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反映了苏轼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与批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和个人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