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马十四匹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騣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韩干并不是北宋文学家,而是唐代京兆蓝田(今陕西西安)人。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与韩干所处的时代不同。

《韩干马十四匹》是苏轼创作于北宋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画家韩干的马画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韩干马十四匹》的前十二句分为四组,每组描述一种不同状态或特征的马,通过“时分时合,夹叙夹写,穿插转换,错落有致”的方式,将十六匹马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这种写作手法不仅体现了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的平衡与和谐,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敏锐观察力。

《韩干马十四匹》不仅是一部赞美画家韩干的马画的诗歌,更是一部融合了艺术欣赏与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能领略到唐代以及宋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