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春天月夜清美绝俗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杏花下置酒待客的殷切情意。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1. 诗歌鉴赏:《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月亮、花朵、清风和箫声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诗中的“山城薄酒不堪饮”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惟忧月落酒杯空”则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深忧虑。
  2. 诗歌背景:该诗写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这一时期的苏轼经历了政治上的打击和个人生活的低谷,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他利用自然美景来抒发心中的感慨,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3. 诗歌影响:《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作为苏轼的代表作品,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苏轼个人情感和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