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逵赴广南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
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
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
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
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
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
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沈逵赴广南》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作者与其友人沈逵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面对人生挑战的经历。下面是对该诗内容的具体介绍:

  1. 友情表达:诗中“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表达了苏轼与沈逵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支持的精神。两人在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上都有着相似的经历,这种共鸣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2. 战乱经历:诗中描述了沈逵随幕府出征西羌的经历,“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壮烈情景。通过这些经历展现了沈逵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
  3. 生活境遇:诗中还表达了沈逵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疾病饥寒的生活状态,“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这种对比凸显了苏轼作为文人在政治风波中仍能保持清高的人格魅力。
  4. 重逢欢笑: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北渡长江后与沈逵重逢时的喜悦场景,“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重逢时的欢乐气氛,还体现了两位老友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风貌。
  5. 未来展望:诗的结尾部分,苏轼鼓励沈逵继续前行,追求自己的目标,“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复南行轻万里”,寓意着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目标,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

通过对《送沈逵赴广南》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感受到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卓越才华,还可以体会到他在乱世中坚守友情和理想的决心。这首诗不仅是对往昔友情和经历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