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纯粹守庆州

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
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
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
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
羽旄照城阙,谈笑安边隅。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
诸郎更何事,折棰鞭其雏。
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范纯粹守庆州》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苏轼的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家族背景颇为显赫,祖父苏序是一位诗人,父亲苏洵长于策论,母亲程氏则亲自教授他读书。苏轼本人更是才华横溢,其诗词作品广泛影响了后世。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羽旄照城阙,谈笑安边隅。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雏。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
  1. 诗意解析
  • 才与德的对比:诗中苏轼以“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正确评价的观点。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中的无奈与辛酸。
  • 历史典故:“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引用了赵国的廉颇和魏国的吴起,他们虽然年迈但仍能担任重任,而苏轼在此处则是借用这两位前辈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能力。
  • 世事沧桑:诗中的“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寓意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可能转变。这种观点反映了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送范纯粹守庆州》不仅是苏轼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深层内涵。《送范纯粹守庆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