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

楚有孙叔敖,长城隐千里。
哀哉练裙子,负薪蹑破履。
岂无故交亲,逝去如覆水。
不如老优孟,谈笑托谐美。
世家不可恃,如倚折足几。
祥符有贤相,手握天下砥。
懿敏亦名公,三贵德爵齿。
盖棺今几日,公子谁料理。
谁要卿料理,欲说且止止。
宅相开府公,久为苍生起。
如何垂老别,冰盘馈苍耳。
亲嫌妨鹗荐,相对发微泚。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我亦老宾客,苦语落纨绮。
莫辞三上章,有道贫贱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的“楚有孙叔敖,长城隐千里。哀哉练裙子,负薪蹑破履”,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人物形象与情感状态的转变。孙叔敖作为古代楚国的贤臣,其治理下的长城如隐于千里之外,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远大的目标。然而,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用“练裙子”和“负薪蹑破履”形容其境遇,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

“岂无故交亲,逝去如覆水。”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伤。在人际关系中,即使曾经有过深厚的感情,一旦失去或疏远,就如同被倒覆的水一般不可挽回。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不如老优孟,谈笑托谐美。世家不可恃,如倚折足几”,则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批评。诗人用优孟衣冠的故事来讽刺那些依靠家族背景而自居高位的士人,他们如同倚靠折断的拐杖一般,难以自立于世。

“祥符有贤相,手握天下砥。懿敏亦名公,三贵德爵齿。”,这部分诗句赞美了历史上的贤良之相和名公巨卿。这些人物如同手中的砥石,能够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家前进。诗人以“盖棺今几日,公子谁料理”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政治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里的“盖棺”意指一个人的去世,“公子”代指自己,“谁料理”则是对自己未来道路的迷茫与不确定。

苏轼的《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经典之作,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价值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