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仲车

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徐仲车是苏轼在元丰八年,由元丰四年至元祐四年再到元符三年之间,三次赴任扬州时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想,被后世誉为“文坛巨匠”。苏轼的创作涉及诗歌、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其作品广泛流传,影响了无数后人为文学创作而努力。他的诗词不仅在内容上有深刻的意义,形式上也有独到的创新,被誉为宋代文学的最高峰。

  2. 诗歌原文:恶衣恶食诗愈好,恰似霜松啭春鸟。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3. 诗句解析

  • 恶衣恶食诗愈好:这句表达了苏轼即便身处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从中发现美好。
  • 苍蝇莫乱远鸡声:暗示了苏轼认为世俗的纷扰和噪音不应干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内心的宁静。
  • 世上谁如公觉早:赞扬了徐仲车的敏锐洞察力与早熟的政治眼光。
  • 八年看我走三州:反映了苏轼自己多次调动官职的经历,以及他在不同地方所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和治理能力。
  • 月自当空水自流: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宁静与和谐,暗喻世间万物自有其规律,无需过分强求。
  • 人间扰扰真蝼蚁:用蝼蚁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突显出苏轼对于世事的深刻洞察。
  • 应笑人呼作斗牛:通过夸张的比喻,批评了那些轻浮浅薄之人,同时显示了诗人自信与从容的姿态。
  1. 创作背景: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徐仲车的深情厚谊。据《宋史·苏轼传》记载,徐仲车耳聋,因此苏轼在诗中多次提及耳朵的问题,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细节传达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理解。此外,这首诗也是苏轼表达其人生态度和哲理思考的重要作品,其中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政治变迁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次韵徐仲车》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苏轼文学才华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