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蝶恋花 · 代人赠别
介绍
《蝶恋花·代人赠别》的意境与情感
《蝶恋花·代人赠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词中“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细腻动人的画面,也反映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珍视。
苏轼在创作此词时,正值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政治上的失意到个人情感的波折,使他的词作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人生、爱情及自然美的独特理解。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既美丽又短暂,而诗人对此的态度则是淡然而又执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脱,也是对理想的一种追求。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爱情深切的依恋。
“破镜重圆人在否”更是将词作的主题推向高潮。这句表达了对于过去感情的不舍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反映了苏轼在经历人生变故后,对于过往情感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蝶恋花·代人赠别》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宋代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的史诗。它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丰富的情感表达,也在于它所折射出的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到心灵的寄托。
注解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菴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菴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代人赠别」:《东坡外集》题同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佳人」。
樱桃樊素口: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事感·白尚书〈杨柳枝〉》:「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不要、祇要: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不爱」、「只爱」。
学画鸦儿:龙榆生笺:「杜樊川《闺情》诗:『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刘炳《暮春写怀四绝》诗:『病目涂鸦不成字,粉笺香墨惜乌丝。』」
眉间: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眉尖」,《东坡外集》作「眉峰」。
破镜:傅子立注:「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君之才貌(《本事诗》作「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照(《本事诗》作『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照(《本事诗》作『镜』)以合之,仍题诗曰:『照(《本事诗》作「镜」)与人俱去,照(《本事诗》作「镜」)归人不归。无复姮娥(《本事诗》作「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本事诗》作『陈氏』)得诗,悲泣不已(《本事诗》作『涕泣不食』)。素知之(《本事诗》作『素诘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三人共宴(《本事诗》作『仍厚遗之。闻者无不感叹。仍与德言陈氏偕饮』),命公主作诗以自解(《本事诗》作『令陈氏为诗』),诗曰(《本事诗》作『曰』):『此(《本事诗》作「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都(《本事诗》作「俱」)不敢,方验作人难。』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刘尚荣按:「详见唐·孟初中《本事诗·情感》,个别文句与通行本稍异。」
重圆:傅注本作「重来」,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东坡外集》同元延祐本,校注:「一作『来』。」
「章台折尽青青柳」句:龙榆生笺引《全唐诗话》:「韩翃有宠姬柳氏,从辟淄青置之都下。数岁,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答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