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经海道南部流入一体奇异宝器,它被浇铸得圆圆如同柳编「栲栳」。琉璃曾也流入昆仑岛,如同索取华山产的玉女盆那样珍贵。

深红色的州地,有位王仲翁老人,他能活一百岁,很顽强一下死不了。口大如门,一阵黄酒迅快、轻易地下肚了。

介绍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词人主要描写了敬劝王仲翁喝酒;下片则突出王仲翁狂饮的雄姿,进而对其表示祝福。全词语调轻快,反映了词人与朋友之间友谊的珍贵。

注解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明 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东坡外集》、毛本俱未收,唯见元 延祐本《东坡乐府·卷上》。

琉璃:龙榆生笺:「《前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大秦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十种流离,此自然之物,今用皆销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始于元魏 月氏人,商贩至京,采矿铸之。』」

王仲翁:龙榆生笺:「未详。」

奇宝:龙榆生笺引《世说新语·排调》:「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以戏周之无能。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栲栳(kǎo lǎo):龙榆生笺:「《广韵》:『栲栳,柳器也。』卢子善《樊川寒食》诗:『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昆仑:龙榆生笺引《山海经·卷十六·〈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玉女盆:喻大琉璃杯。龙榆生笺:「《集仙录》:『玉女庙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杜少陵《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挂倒玉女洗头盆。』」

绛州:龙榆生笺:「《春秋左氏传》注:『绛,晋所都也,今平阳绛邑县。』案汉临汾县,北周改绛州。」

电奔:龙榆生笺:「李义山《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诗:『旧欢尘自积,新岁电犹奔。』」

赏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朱靖华:在《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中,东坡住在他这个精神家园里,并不是糊涂混世,却具有着更高层次的清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