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注释】: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海南出产的宝物,形状像一个圆圈一样。栲栳(kǎo luǒ):一种用柳条编成的圆筐,这里比喻圆形的东西。
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曾经到达昆仑山,请求得到山中的玉女盆,这里指得到了一块珍贵的玉石。昆仑山:中国神话中的一座山。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地方,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的一位老翁,年过百岁依然顽皮捣蛋,无法被打倒,这里的“王老”可能指代一个有名望的老人,而“推不倒”则形容他性格坚毅不屈。
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海的出口像门一样大,海水带着黄色的波光滚滚奔腾而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大海的诗篇。作者通过描绘海南的珍宝以及海边景色来表现大海的伟大和美丽。
第一句“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描绘了海南的珍宝——一个大琉璃杯。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这个琉璃杯的形状,就像一个圆圆的大栲栳,形象地表达了海南珍宝的珍贵与独特。
第二句“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是如何得到的这个珍宝。他曾经到了昆仑山,向山中的玉女求得了一个神奇的宝物——玉女盆。这不仅是对珍宝的描述,更是对冒险和追求的精神的赞颂。
第三句“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诗人转向了另一个主题——一位年过百岁的老翁。这位老翁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依然有着一颗顽皮的心,不肯轻易屈服。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
最后一句“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则是对大海景象的描写。大海的出口宽广如门,海面上带着黄色的波光滚滚奔腾而来,如同闪电一般迅猛。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大海的壮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力量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海南珍宝、昆仑山、绛州老翁和大海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与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