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
南歌子 · 暮春
介绍
《南歌子·暮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宋代诗词,出自苏轼之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季出游时所见到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紫陌上的春光、红尘中的繁华以及石榴花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介绍:
诗歌原文:
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的“紫陌”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道路,这里暗示了春日出游的高雅情趣,而“红尘”则形容了春天的热闹和繁华,两者结合展现了一个既古朴又生动的春游场景。
- 自然景观:作者通过“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描绘了春天中石榴花的娇嫩与盛开的景象,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
- 人文情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闲适态度。
-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广泛影响了后世。他的词作以豪放派著称,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 创作时间:此诗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但他并未沉溺于忧郁之中,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创作了这首《南歌子·暮春》。
《南歌子·暮春》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注解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簾额」句,名《水晶簾》,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簾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暮春」。《花草粹编·卷五》题作「寄意侍妾榴花」。
「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句:傅子立注:「刘禹锡《看花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馀见《南乡子》注。」刘尚荣按:「见《南乡子·不到谢公台》注:『唐刘禹锡字梦得,尝贬朗州司马。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禹锡做《玄都观看花君子》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後栽。」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易和州、连州。入为主客郎中。复作《遊玄都观》诗,言「始谪十年还京,道士植桃甚盛,若霞;有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惟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事详《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刘禹锡传》:『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遊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闻者益薄其行。』别见《本事诗·事感》。又《刘宾客文集·卷一百六十八·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及《刘宾客文集·卷一百六十八·再遊玄都观绝句》诗并序亦载此事。」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事感》:「刘尚书禹锡,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後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座,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有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後再遊。时大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石榴新蕊:傅子立注:「唐明皇幸蜀,至扶风,路傍见一石榴树,团团,爱玩之,因呼为『端正树』。盖有所思。」刘尚荣按:「见《明皇杂录》,又《白孔六帖·卷九十九》引《太真外传》作『石楠树』,与傅注有异。」
冰簟:凉席。傅子立注:「『冰簟』,簟冷如冰。」刘尚荣按:「《说文》:『簟,竹席也。』」龙榆生笺:「李义山《可叹》诗:『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玉醅:美酒。傅子立注:「『玉醅』,白醅似玉。」刘尚荣按:「《说文》:『醅,醉饱也。』《广韵》:『醅,酒未漉也。』」龙榆生笺:「《酒名记》:『金波磁州风曲,法酒深州玉醅。』」
红巾:傅子立注:「公《贺新郎》:『石榴半吐红巾蹙。』」刘尚荣按:「见《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红巾』喻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