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豫章城感怀

忧来不自得,登城望高天。
寒云四面起,朔气下长川。
脱剑且却座,君知心惘然。
奈何平生志,郁抑江湖闲。
凛凛秋风来,茫茫落日晚。
长忧生白发,沈想忘朝饭。
向来经济士,本自碌碌人。
萧曹刀笔吏,樊灌市井臣。
徒步取勋业,汉道为光新。
我今何为者,飘飘去乡国。
狂歌豫章城,醉卧风江碧。
但取英雄笑,终惭倜傥生。
名当以德载,事耻因人成。
独酌还独酌,哀歌还寂寞。
安得凌风翰,为君拂寥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豫章城感怀》是宋代诗人严羽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所引发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志向与现实境遇的反思。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严羽:严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理论家,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于世。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宋代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且在后世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赞誉。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宋代诗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严羽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作品充分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1. 诗歌原文
    忧来不自得,登城望高天。
    寒云四面起,朔气下长川。
    脱剑且却坐,君知心惘然。
    奈何平生志,郁抑江湖间。
    凛凛秋风来,茫茫落日晚。
    长忧生白发,沉想忘朝饭。
    向来经济士,本是碌碌人。
    萧曹刀笔吏,樊灌市井臣。
    徒步取勋业,汉道为光新。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登豫章城感怀》中,作者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设定,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中。高耸入云的天空、寒冷的云气以及凛冽的秋风等自然元素,共同构建了一种深沉而又广阔的意境。
  • 情感表达:诗中的“脱剑且却坐”和“君知心惘然”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困惑。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对于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感到深深的忧虑。
  • 社会寓意:通过对历史上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对比,如“萧曹刀笔吏,樊灌市井臣”,严羽揭示了不同人生态度与社会角色所带来的不同命运。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选择与努力,也折射出社会的多元与复杂。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思想内涵:严羽的这首《登豫章城感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观察,提出了对自我定位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当代人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艺术成就:从艺术角度来看,严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立体和感人。他的诗歌风格简洁明了,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 现代传承与应用
  • 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严羽的这种思考方式可以作为一种启发,帮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学习和传承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
  • 文化研究:严羽的《登豫章城感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和魅力。
  1. 结语
    严羽的《登豫章城感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更多的启示和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