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临江慧力寺

舟中望古刹,川上移琴樽。
隐隐林阁见,迢迢钟梵闻。
列岫不离席,惊涛常在门。
风帆与沙鸟,泛泛随朝昏。
天高一幡挂,静室众香焚。
烟起多近郭,鸦归无远村。
松际上微雪,经声来暮猿。
赏惟静者契,法对高僧论。
安得息尘驾,永怀赡独园。
明朝别此去,惆怅满松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临江慧力寺》是宋代诗人严羽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他在舟中远望古刹时所见之景,以及在川上移琴樽时的情思与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他的主要活动时间为理宗时期,终生未仕,游于江楚吴越间。严羽论诗主妙悟,师法盛唐,批评江西派及晚唐体,为南宋诗论大家。
  1. 诗歌原文
    舟中望古刹,川上移琴樽。
    隐隐林阁见,迢迢钟梵闻。
    列岫不离席,惊涛常在门。
    风帆与沙鸟,汎汎随朝昏。
    天高一幡挂,静室众香焚。
    烟起多近郭,鸦归无远村。
    松际上微雪,经声来暮猿。
    赏惟静者契,法对高僧论。
    安得息尘驾,永怀赡独园。

  2. 诗意解析

  •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诗人站在舟中远望着古刹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接着描述在川上移琴樽的动作,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 接下来的八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展现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如“列岫不离席,惊涛常在门”等,这些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寺庙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 结尾两句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通过“赏惟静者契,法对高僧论”,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高僧的敬仰。

《游临江慧力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艺术的理解。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