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寒塘外,萧条广隰中。
花逢秋至盛,人爱水边红。
碎缬排霜叶,纤蕤拂露丛。
尊罍不见赏,留得伴溪翁。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是北宋苏颂的诗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苏颂(约1020年—约1101年),字子瞻,号东武、东武公等,是中国宋朝时期的文学家及官员,以其精湛的文字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闻名于世。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作为苏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还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该诗描绘了秋天时水边莲花盛开的景象,通过对莲花与菊的不同形态进行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诗中“莲疏菊未破,野艳独敷荣”两句,以莲花的淡雅与菊花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植物特性的差异,也暗含了诗人对不同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中的诗句“濯水红缨细,铺园步障平”生动地刻画了莲花在清澈湖水中的细节,其红色的花瓣如同细长的红线在水中摇曳,而“露寒偏发色,风劲不摧茎”则描绘了即便在寒冷的露水中,莲花依然保持其鲜艳的颜色和坚强的生命力。此外,“采掇聊供饵,丹房助气清”一句,不仅说明了莲花被采摘后仍可作为食物供人享用,还隐喻了莲花在诗人心中的象征意义,即清洁与高尚的品质。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不仅是苏颂诗歌创作的佳作,更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一次集中展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世界的细腻观察、深情感悟以及艺术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