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起来南国,登庸历宰卿。
立朝弦载直,遇物称如平。
一梦荣华尽,千年封襚成。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
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辞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辞三首》是宋代苏颂所作诗词之一。该作品主要描述了刘公的政治生涯和其对国家的贡献,同时流露出作者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苏颂(1020—1101年),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他曾任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等职,并因直言不讳而得罪神宗,被贬出知婺州。在哲宗元祐初,担任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并在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
诗词原文:
特起来南国,登庸历宰卿。
立朝弦载直,遇物称如平。
一梦荣华尽,千年封禭成。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诗歌解析:苏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公的怀念之情。诗中“特起来南国,登庸历宰卿”描述了刘公从南方来到朝廷,经历多次升迁担任重要职位的过程;“立朝弦载直,遇物称如平”则描绘了刘公公正无私、对待事务公正的态度。最后两句“一梦荣华尽,千年封禭成”表达了他对刘公一生荣耀与成就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离去后的哀思。
艺术手法:苏颂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例如,“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中的“秋风”和“逝波声”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同时,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对刘公生平事迹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他对刘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
《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辞三首》不仅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词,更是苏颂对刘公一生贡献的高度总结和赞扬。它展示了苏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人物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