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其二

子厚论先友,文章忆稚年。
一时陪俊杰,四纪奉周旋。
兰玉高门盛,松筠晚岁坚。
风流今已矣,感旧独潸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其二’ 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丞相出郊时,匹马拥千乘。
华轩下北阙,东门上春莺。
天马来无尽,羲和去何冥。
无德环王子,为君致太平。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所作。当时李光弼因功被封为太子太保,并告老还乡。杜甫作诗赠行。

“丞相出郊时,匹马拥千乘。”起首四句写景,点出饯别的时间与对象。李光弼出城郊游,杜甫骑马追随其后,相随而行的还有车骑、仪仗、侍从等一大群人。

“华轩下北阙”以下八句写情。李光弼骑马奔驰到城北的观阁前,杜甫则下马步行跟随。这时,只见一群黄莺从城楼飞鸣而下,直扑李光弼而去。这两句诗用笔细腻,描写得十分传神。“天马来无尽”,意谓李光弼如天降之马,来日方长,永不停息。“羲和去何冥”一句化用了《诗经》“羲和驾矣,望舒月兮”的诗意,以羲和驾车,太阳就永远运行不止。这里既赞美了李光弼的武功,也表达了对他继续立功建业的期望。

“无德环王子,为君致太平”,是全诗的关键,也最能体现杜甫对李光弼的期望:“无德”二字是对李光弼的颂扬,说您有高超的本领,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太平”则是期望他继续为国效力,使国家达到大治之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