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气缊江山秀,人如圭璧温。
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
论议中司见,谋猷内制存。
公孙宿儒誉,垂老上金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悼念其故友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所作,表达了对邓公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歌背景与意义:该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时苏颂担任尚书左丞,而邓公则是他的同事及挚友。在这首诗中,苏颂不仅表达了对邓公去世的哀痛之情,更通过诗句赞颂其人品和才学。诗中“气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温”两句赞美了邓公的人品,“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则描绘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就。

  2.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而言,此诗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隐喻邓公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抒情方式,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诗中的“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等句子,不仅体现了苏颂对邓公的评价,同时也传达了他个人的情感。

  3.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苏颂的情感表达非常真挚和细腻。他用“气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温”来形容邓公的品格,用“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来赞誉其在官场上的成功。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邓公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邓公去世的深深悲痛。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也是对邓公一生的总结和赞颂。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