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

人情安逸或骄惛,君子操修有本原。
结宇近同闲燕处,题颜深警圣贤言。
游心最乐群书富,寓目无穷百卉繁。
治世右文风教洽,彬彬儒雅遍宗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鉴赏

苏颂的《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是一首宋代七言律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儒家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苏颂个人情感与志向的抒发,更是对宋代社会风貌的一种映射和评论。

首联“人情安逸或骄惛,君子操修有本原”,开篇即点出了人性的复杂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浮躁影响,而苏颂却强调了君子应有的操守和根本,这是对理想人格的期待和呼唤。

颔联“结宇近同閒燕处,题颜深警圣贤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写字,享受着与贤者为邻的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颈联“游心最乐群书富,寓目无穷百卉繁”,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在阅读中寻找智慧,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双重需求的满足。

尾联“治世右文风教洽,彬彬儒雅遍宗藩”则是对理想社会的赞颂。苏颂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以及对文化教育的推崇。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普及,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寄题宗室世泽太博修性斋》不仅展示了苏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思想见解,也是他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以及苏颂对于理想生活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