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

逸气雄词昔自将,文场独立见轩昂。
飞腾正近烟霄路,献纳尝依日月光。
去国丹心那易折,临州惠爱想难忘。
盖棺未毕经纶志,精爽犹应在帝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诗人苏颂在得知其好友、时任龙图阁学士的滕元发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和不舍,于是创作了这首挽辞来表达对滕元发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安息之地的美好祝愿。

从文学价值来看,《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高水平。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对滕元发的深情怀念,还透露出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以及对友情和忠诚的崇高赞颂。

从历史意义方面看,该作品对于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宋代,文人的地位虽然不如唐宋时期那样显赫,但他们依然保持着独立人格和高洁情操。滕元发作为当时的学者代表,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人格魅力,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通过对他的悼念,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道德理想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从文化层面分析,宋代诗词多体现了文人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敏感和关注。《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中的“飞腾正近烟霄路”以及“献纳尝依日月光”,不仅仅是对滕元发个人才能的赞扬,更是对其政治抱负与理想追求的肯定。这种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它不仅体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展示了宋代文化的一种精神风貌。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研究和欣赏,能够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风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