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和劲

小槽真珠太森严,兵厨玉友专甘醇。
两家风味欠商略,偏刚偏柔俱可怜。
使君袖有转物手,鸬鹚杓中平等分。
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
季良不用笑伯高,张竦何必讥陈遵。
时中便是尼父圣,孤竹柳下成一人。
平虽有智难独任,勃也未可嫌少文。
黄龙丙魏要兼用,姚宋相济成开元。
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
更将此酒达观国,宇宙皆可归经纶。
书生触处便饶舌,以一贯万如斫轮。
使君闻此却绝倒,罚以太白眠金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酒有和劲》是宋代诗人罗大经所作的诗词,通过描绘小槽美酒的醇厚与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调和不同风格的欣赏,认为酒的美味在于其兼容并蓄,如同君子之道,刚柔并济。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罗大经(约980—1064年),字鲁望,号巽庵,江西吉水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职于朝堂之上,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其文风清丽而不失豪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作品成就:作为宋代的文人,罗大经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独到理解。他的诗作多采用比喻手法,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富有哲理性和美感。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小槽真珠太森严,兵厨玉友专甘醇。两家风味欠商略,偏刚偏柔俱可怜。使君袖有转物手,鸬鹚杓中平等分。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
  • 诗句解释:第一句“小槽真珠太森严”,形容酒器精致,用珍贵的真珠制作,显得尊贵典雅。第二句“兵厨玉友专甘醇”,则指酒味甘醇,如同军队中精挑细选的士兵一般珍贵。第三句“两家风味欠商略”,表明两种不同的酒风格未能充分展示或比较,各有所长却未得充分发挥。第四句“偏刚偏柔俱可怜”,表达了对这两种酒风格并存的无奈与惋惜。第五、六句“使君袖有转物手,鸬鹚杓中平等分”,描绘了一位使者手中巧妙运用工具来调配酒水的场景,第七、八句“更凭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则进一步强调了调和之美,如同借助天然媒质一样,让各种风味融合为一种和谐的春天。
  • 译文总结:此诗通过描绘小槽美酒的醇厚与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调和不同风格的欣赏,认为酒的美味在于其兼容并蓄,如同君子之道,刚柔并济。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中调和与平衡的追求及其哲学思考。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文人骚客活跃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大经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个人经历:罗大经的官场生涯充满了坎坷,他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贬谪的命运,这可能也影响了他诗歌中的某种悲观与超然。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既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酒有和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著称,如比喻、象征等。其中“两家风味欠商略”一句,巧妙地使用对比手法,既表现了两杯酒的不同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调和之道的理解。
  • 思想内涵:从哲学层面来看,罗大经的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无论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还是人际关系中的复杂矛盾,都应寻求一种平衡和协调。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酒有和劲》不仅是一首描写饮酒体验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人生寓言。通过对酒的描写,表达了罗大经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