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其二题吴明仲竹坡

竹焉美哉,爱竹者谁,曰君子欤。向佳山水处,筑宫一亩,好风烟里,种玉千馀。朝引轻霏,夕延凉月,此外尘埃一点无。须知道,有乐其乐者,吾爱吾庐。
竹之清也何如。应料得诗人清矣乎。况满庭秀色,对拈彩笔,半窗凉影,伴读残书。休说龙吟,莫言凤啸,且道高标谁胜渠。君试看,正绕坡云气,似渭川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其二题吴明仲竹坡》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当时作者在黄州。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早春明媚的景色。首二句写初春景象,“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句,写的是竹子之外偶尔露出的几点粉红色桃花;而“蒌蒿满地芦芽短”一句,则写的是江滩上长满了蒌蒿和芦笋的短小嫩芽。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诗人却能从中悟出新意来。“蒌蒿满地芦芽短”,既写出了暮春时节、江南地区特有的景物特征,又暗示了春天将归的消息。诗人抓住了这一特点,并从“竹外桃花三两枝”推演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初春的江边风光。

最后两句写初夏,“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说蒌蒿满地,芦芽短小,这正是河豚鱼将要浮上水面产卵的时候,可见诗人对季节变化有着敏锐的觉察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