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休文

未交君臂得君诗,一掬清寒已可知。
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
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杨休文》是宋代诗人罗椅的作品。罗椅,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子远,号涧谷(一作间谷),是宋宝佑丙辰(1256年)进士及第的才子。他的诗词作品《酬杨休文》不仅体现了他对友人杨休文诗歌的赞赏,也展现了他自身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

从内容上看,罗椅通过对杨休文诗歌的赞美,传递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未交君臂得君诗,一掬清寒已可知”描绘了在还未与杨休文深入交往时,通过他的诗歌已经感受到了其才华横溢。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显示了罗椅对诗歌艺术的敏感捕捉和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酬杨休文》采用了典型的文人骚客的写景抒情方式,通过描绘山水间的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这样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场景之中。

从历史背景来看,罗椅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期。他直言不讳地批评权臣贾似道,因此遭到了报复。尽管他因国事而忧郁成疾,最终未能见到自己的作品被世人广泛传颂,但他的诗词却成为了后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这些背景信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价值,也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罗椅及其作品。

罗椅的《酬杨休文》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赞美诗歌的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人风骨和生活情趣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