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交君臂得君诗,一掬清寒已可知。
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
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
酬杨休文
未曾与君握手,已觉君诗清寒。
书写在榴皮上,吟成在松树上。
躺在床上看山中月亮升起,饥饿地嚼着梅花散发香味。
带着被褥和琴,不能太晚,江郊现在下着雪。
未交君臂得君诗,一掬清寒已可知。
写就榴皮书壁字,吟成松上步虚词。
卧看山月凉生梦,饥嚼梅花香透脾。
襆被携琴不可晚,江郊今政雪来时。
酬杨休文
未曾与君握手,已觉君诗清寒。
书写在榴皮上,吟成在松树上。
躺在床上看山中月亮升起,饥饿地嚼着梅花散发香味。
带着被褥和琴,不能太晚,江郊现在下着雪。
注释:天随着云彩随意地解开缆绳,不习惯在霜后和霜前。幸好自己撑着竹篙悠闲,抛来借给邻船。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雪后江南水乡景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江上雪景与人物活动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其中“幸自竹篙闲著,抛来借与邻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八声甘州》孤山寒食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甚匆匆岁月,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正南北高峰,山传笑响,水泛箫声。 “甚匆匆岁月”,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觉,“又人家、插柳记清明”描绘了清明节时家家户户插柳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热闹。 - 吹散楼台烟雨,莺语碎春晴。 “吹散楼台烟雨”形容春天的雨后,烟雾散去,楼台清晰可见;“莺语碎春晴”则形容春天的鸟儿欢快地鸣叫
【诗句释义】: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译文】: 萼绿华身姿婀娜,小桃花扇轻轻摇曳。她穿着安石榴裙,歌声婉转悠扬。子野闻歌陶醉其中,周郎顾曲也为之动容,也曾为她的美貌所困扰。 悠悠的旅途让人心烦意乱,就像那飘零的青天断云一般。哪里才能消解我的愁思,初三的夜晚月光皎洁,第四桥的春风吹拂着我。
【诗句释义】 瞌睡诗是一首描写瞌睡状态和过程的诗歌,通过对瞌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现实的一种感慨。 1. 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 2. 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 3. 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 4. 径游华胥国,欲见混沌帝。 5. 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6. 息疏疑暂醒,气窒还扶醉。 7. 儿童欲恼翁,摇膝问某字。 8. 吻间仅一答,言下已复寐。 9. 杂然拍手笑,欲嗔嗔不遂。
晚潮生,凉月细。一抹远山无蒂。收越棹,起吴樯。人间何限忙。 译文:晚潮涨满江面,清凉的月光如水般细腻地照在远方的山峦之上。远处的山峦宛如一幅画卷,虽然被潮水轻轻抹过,但依然清晰可见。此时,我收起了越州的船桨,扬起了吴地的船帆,心中充满了忙碌和期待。 注释:晚潮生:傍晚时分,海水涨满,形成潮汐。凉月:清凉的月光,如水般明亮。一抹:形容山峦被潮水轻抚过的痕迹。远山无蒂:形容山峦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诗句原文: 天上清流云片,人间名胜吴松。 两贤相厄已甚,赖有斜阳半峰。 注释翻译: 1. 天上清流云片 - 此句描绘了一幅天空中的云朵如同清澈的小溪流动的景象。 2. 人间名胜吴松 - 此处指吴地的名胜古迹,如苏州的园林等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3. 两贤相厄已甚 - 描述了两位有才能的人因为某种原因遭遇困境或不幸。 4. 赖有斜阳半峰 - 意味着在这不幸中仍有一线希望或慰藉,比如日落时的斜照
【注释】 (1)江石:指山石。 (2)势横截江虎踞足:山石横着插入江中,像老虎的脚那样蹲伏。 (3)白龟:神话中的水神,这里泛指龟形的石头。 (4)冯夷:《山海经》记载:“东海之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列子·黄帝》:“河伯见北海若,北海若曰:‘闻君游于北海之滨,幸甚至,吾与君戏,可乎?’北海若曰:‘道不远,然至矣!’”又《山海经》:“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郭璞注
诗句解析 第一句:秋风萧飒兮白露零。 - 秋风萧飒: 指秋天的风吹得很急促、声音很大。 - 白露零: 指秋季的早晨,地面的水珠在太阳出来后因蒸发而形成露水。 - 注释: 描述了秋季特有的自然景象,以及时间的流转。 第二句:汝坟何在兮何草为青。 - 汝坟: 代指墓地或坟墓。 - 何草为青: 询问何时何地会有青草。 - 注释: 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对已故之人的怀念
【注释】 题向伯侨吴松雪霁图三首:题,题词。向伯侨,即向迪简,字伯侨,号南溪居士。南宋诗人、画家。吴松,今属江苏省松江县。 暖来日晒冰滑:指冬天阳光照射,冰面融化。 恨极天寒竹修:指冬日里寒冷,竹子也因天气寒冷而显得脆弱。 云开梵铎相诉:指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在耳边轻轻诉说。 水活渔船自流:指河流中的水因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活跃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景的诗
注释: 天随:指天空。漫解理艇:随意解缆,停泊在船上。不惯霜后霜前:不喜欢寒冷的天气。幸自:幸好,幸运地。竹篙:用竹子做的船桨。闲著:闲置着。抛来借与邻船:把船桨扔过来让邻居的船使用一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伯侨赠他的《吴松雪霁图》三首中的第三首的描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喜欢安静独处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伯侨共度时光的场景
【解析】 1.松竹:指山野的树木。 2.琴一枝:比喻隐居生活清苦,但自得其乐。 3.妖岚散作半江漪:指云雾缭绕,水波荡漾。 4.庾岭梅:指庾信,字子山,南朝梁代诗人。他曾任南兖州刺史,故称庾岭为“庾岭”。 5.圜扉:圆形的门户。这里指官府的大门。草便知:草率地知道。 6.熟事:熟悉政事。 7.沧江:即长江。 【答案】 译文: 山林之中,我与竹子相伴;琴音悠扬,如同江上的涟漪。 庾岭梅树,靠近县衙
注释: 1. 芰制荷衣不御寒,古人持以傲罗纨。:用荷叶制成的衣服并不能御寒,古人用它来显示自己的高傲。 2. 隐虽有味非中道,出本无心始耐看。:隐居生活虽然美好,但并不是正确的道路;出仕虽然平凡,但起初并不觉得讨厌。 3. 钓濑不妨侵帝座,跨鲸何似对金銮。:钓鱼时,可以侵犯帝王的座位,而驾鲸鱼,却不能像皇帝一样坐在金銮殿上。 4. 先生出手前贤上,莫恋松风十二盘。:先生(指李白)出手,超过了前贤
《见陈制帅子华二首》是宋代诗人罗椅的作品之一。 北山老子勉斋翁,总把经纶付我公。胸次诗书行杲日,兵前草木转春风。五溪衣服桑麻尽,万里东南烟火空。直待此行料理着,却镌歌颂对闽中。 “北山老子”指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事业的热衷和投入。勉斋翁是作者自谦的称呼,显示了谦虚的性格。“总把经纶付我公”表明作者愿意承担国家重任,致力于治理国家的大计。 “胸次诗书行杲日
元旦试笔 闻道黄河彻底清,千年气数此分明。 尧民商耇浑蹉过,输与残生见太平。 注释: 闻道:听闻。黄河:黄河水清彻无浊物。彻底:完全。气数:命运、气运。尧民:指尧时的百姓。商耇:商朝的贤长者。浑蹉:混浊。输与:给予。残生:残存的生命。太平:国家安定,社会太平。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人以黄河之水为喻,感叹历史的变迁,尧时的百姓和商朝的贤长者都已经成为过去
绝句二首 春日美景,自然和谐 岩青树绿坱兮轧,涧落云寒折以清。二月山矾九月桂,江南处处得闲行。 注释: - 岩:岩石 - 青:绿色 - 坱(fú):高大的样子 - 轧:指岩石被风雨侵蚀形成的小凹坑或小石堆 - 涧:溪流 - 落:落下 - 寒:冷 - 折(zhé):断 - 清:清澈 - 二月:春季二月 - 山矾:常绿灌木植物,开白色小花,有清香 - 九月:秋季九月 - 桂(guì):桂花
【注释】 绝句: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共四韵,五言、七言均可。二首:《楚辞·招隐士》中“山中人兮芳杜若”,《楚辞·九歌·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绝”就是“采”,“二首”就是“两次采集”。此诗题一作《秋兴》。 洞庭(dīng dòng):指洞庭湖。 纫落毛:采摘落花。 纫:摘取; 薜萝:香草,这里指一种植物名,即薛荔。 前人:古人。 哦:吟哦,歌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