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诗句释义】: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
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译文】:
萼绿华身姿婀娜,小桃花扇轻轻摇曳。她穿着安石榴裙,歌声婉转悠扬。子野闻歌陶醉其中,周郎顾曲也为之动容,也曾为她的美貌所困扰。
悠悠的旅途让人心烦意乱,就像那飘零的青天断云一般。哪里才能消解我的愁思,初三的夜晚月光皎洁,第四桥的春风吹拂着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女子的歌咏词。全篇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自己被男子所爱而又不能相恋的惆怅。上阕写女子貌美多情;下阕写女子因离别而生愁怨之苦。全词语言优美、含蓄,意境幽远。
上阕“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三句,先点明女子的外貌特征,接着写她的舞姿。这三句都是写景,但是,这三句景语又兼寓比兴之意,即以“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喻指女子的美丽和柔媚。这两句诗写得极细腻传神。“子野闻歌,周郎顾曲”二句,写女子在歌舞中受到人们的赞赏。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女子的才艺出众,又表现了男子对她的倾慕与赞叹。“子野”和“周郎”都指东晋时期的名士王献之(王徽之)。这里用典,是为了突出女子的美艳风流,并借此来衬托出作者对这位女子的爱慕之情。
下阕“悠悠羁旅愁人”一句,由女子的才艺引出自己的身世遭遇。羁旅之人常常怀有羁旅之愁,因此,这一句中的“羁旅愁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概括。“似飘零青天断云”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羁旅之愁。“飘零”,是说像飘飞的柳絮一样无根可依地流浪在外。“青天断云”,则是指天空被乌云遮蔽,天色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像无根之柳、被乌云遮蔽的天空一样,漂泊流离,前途渺茫。“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二句,是说自己不知身在何处能消除愁思,唯有那初三夜月和第四桥春色能够暂时安慰自己。这句诗中的“销魂”,本指精神恍惚,魂魄离散,这里则借指消除愁思、摆脱烦恼。“初三”、“第四”是两个具体的日期,分别指的是农历二月初三和四月四日。这两个月份的天气,春天的三月和初夏的四月,景色宜人,气候温和,是人们最易触景生情的时刻。因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不知道身在何处能消除愁思,只有那初三夜月和第四桥春色能够暂时安慰自己。
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的外在美和内在才情,以及她的生活遭际,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情厚谊。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