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叶脱洞庭波,纫落毛兮制薜萝。
欲识千秋万古意,前人此句后人哦。

【注释】

绝句: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共四韵,五言、七言均可。二首:《楚辞·招隐士》中“山中人兮芳杜若”,《楚辞·九歌·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绝”就是“采”,“二首”就是“两次采集”。此诗题一作《秋兴》。

洞庭(dīng dòng):指洞庭湖。

纫落毛:采摘落花。

纫:摘取;

薜萝:香草,这里指一种植物名,即薛荔。

前人:古人。

哦:吟哦,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绝句。

前两句写洞庭湖上秋天的景象,是实写,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屈原当年在汨罗江畔悲叹的情景,抒发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楚国衰亡的感慨。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含蓄深沉,富有哲理性。

诗以“落叶”“秋波”起头,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洞庭秋色图。但诗人笔锋一转,又由实而虚,从洞庭湖边写到汨罗江畔,从而引出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他忧国忧民,一生坚持理想,最后却含冤自沉于汨罗江。他的忠贞不二,他的高尚人格,都深深地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了诗人的心坎里。当看到眼前这一片萧条景象时,诗人不禁想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遭遇,不由得发出了深深的叹息。“欲识千秋万古意,前人此句后人哦。”诗人在这里感叹着历史长河中的悠悠岁月、沧海桑田的变化,感叹着历史的无情与变迁。而那些曾经经历过沧桑变迁的人,也会被这份感慨所感动,于是会不断地吟哦着前人的诗句,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秋色的描绘和对屈原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对于历史的深深热爱与关注。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历史的巨变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以一种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同时也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