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黄州寄示诗绝奇次韵

书回闻道读春秋,笔削馀功指顾收。
鲁国故知人有礼,周家那得圣无忧。
非君着意扶公谷,似我何辞赞夏游。
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黄州寄示诗绝奇次韵’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全名《和黄州洪先生园中喜侯徐二月旦来游三首 其一》。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任上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1. 开头两句“我生何为在穷荒,天意高寒难久长”,“我生何为在穷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无奈,他感到自己身处偏僻的地方,难以施展才华。而“天意高寒难久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受,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2. 接下来两句“岂知天意有巧处,不是人间富贵场”,则是说虽然自己感到人生艰难,但同时也觉得有些事情是出乎预料的,比如天上的神仙安排。这两句话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看法。
  3. 最后两句“安得身如巢父饮,独醒每笑呼韩狂”,“安得身如巢父饮”表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生活方式。“独醒每笑呼韩狂”则表达了他在清醒中时常嘲笑那些醉生梦死的世俗之人,表现出他的独立和不羁。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黄州的孤独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愤懑。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