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岩壑兄九日

华颠可笑插茱萸,儿女欢然竞挽须。
故国黄花元自好,荒台青草孰为娱。
举觞感慨悲歌有,落帽风流蕴藉无。
粘起半生铁如意,今愚何似古之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岩壑兄九日》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

《和岩壑兄九日》的原文如下:
华颠可笑插茱萸,儿女欢然竞挽须。故国黄花元自好,荒台青草孰为娱。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个人境遇的无奈。首句“华颠可笑插茱萸”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时插茱萸的场景,但其中蕴含着一种讽刺意味,暗示人们对于国家的忽视。接着,“儿女欢然竞挽须”则展现了家人团聚、儿女欢笑的情景,然而这种欢乐背后却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哀伤。

在“故国黄花元自好,荒台青草孰为娱”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故乡黄花与荒台青草的描绘,表达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黄花本应是美好的象征,但在荒凉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凄凉,青草也只能作为荒台上的陪衬。

《和岩壑兄九日》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更是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的表现。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和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