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次淹时久,才华应世须。
及瓜逢六月,行李过三衢。
迓吏江边少,赍装驿外都。
潮经渔浦夜,樯泊富阳晡。
柳障飞云合,花溪落照孤。
别情初岛溆,行色半菰蒲。
后日思家否,兼旬到县无。
衙新夸彩栋,俗厚省鸣枹。
陆走通闽蜀,川浮赴越吴。
往来纷雁鹜,富贵几金珠。
故老知名父,诸公拜画图。
琴声追旧宓,谣咏溢今苏。
驯听桑间雉,欢瞻屋上乌。
源流从孔氏,操履是颜徒。
卓鲁方如许,龚黄盍念夫。
吾侪甘龃龉,仕路不崎岖。
霜叶看青绶,秋蓬类白须。
但令民若子,何恤吏如奴。
宰相曾传业,郎官此问途。
入朝端继轨,负郭款营租。
女大宜招婿,儿单切教渠。
箕裘绵代远,门户更谁扶。
乃伯偏怜我,尊兄况友于。
中年嗟契阔,少小事差殊。
木拱人难作,庭怀鲤共趋。
鹏程方衮衮,愚意独区区。
日者门关隔,兹行郡国迂。
吟风谁属和,饮月欠相呼。
一室甘岑寂,回舟思郁纡。
傥归存懒拙,应与钓耕俱。
送三兄出宰常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三兄出宰常山》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苏泂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诗歌风格独特且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歌原文:
官次淹时久,才华应世须。
及瓜逢六月,行李过三衢。
迓吏江边少,赍装驿外都。
潮经渔浦夜,樯泊富阳晡。
柳障飞云合,花溪落照孤。
别情初岛溆,行色半菰蒲。
后日思家否,兼旬到县无。
衙新夸彩栋,俗厚省鸣枹。
- 诗意解析:在这首诗中,“官次淹时久”反映了作者长期任职的经历;“才华应世须”体现了他高超的文学才能和对时代的适应能力;“及瓜逢六月”意味着他在特定时间到达目的地,可能是指某地的瓜期到了;“行李过三衢”描绘了他出行时的繁忙场景,暗示了他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感。此外,“潮经渔浦夜,樯泊富阳晡”展现了他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及其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观察;“别情初岛溆,行色半菰蒲”传达了他在离别家乡时的依依不舍与行色匆匆;最后两句“后日思家否,兼旬到县无”则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即将开始的公务生活的期待。
-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送三兄出宰常山》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绘,将人物的情感、景象的变化以及社会的背景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厚的艺术魅力。
- 思想内涵:该诗不仅是一首抒情诗,还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的生活和创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鼓励。苏泂作为宋代的文人,其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创作动机:虽然目前无法确定苏泂创作此诗的具体原因,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出于某种情感表达或个人志向实现的需要。无论是对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还是对于社会理想的追求,都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动力来源。
- 文学价值:
- 语言特点:《送三兄出宰常山》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平实的叙述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 主题表达: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仕途的期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社会、个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交织,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充分展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哲学深度。
- 文化影响:
- 传播与接受: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被广泛传颂,而且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许多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 社会影响:苏泂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们不仅美化了文人的生活,也丰富了民众的精神世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 现代评价:
-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送三兄出宰常山》是苏泂代表作之一,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本。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它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启示。
《送三兄出宰常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苏泂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和研究宋代乃至更广泛的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