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春雨好,更好晚来晴。
树色通帘翠,烟姿著物明。
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
谁见危栏外,斜阳尽眼平。
春日晚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晚晴’,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孟郊,字东野,是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生疾苦为主,同时也有咏物抒怀等题材的诗歌。
‘春日晚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的景象。诗中提到”春日”,指的是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春天;”晚晴”则是指傍晚天气晴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一幅春天傍晚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具体来说,’春日晚晴’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春风拂柳絮,晚日映桃溪”。这句话通过春风和晚日两个意象,勾勒出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柳树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空中飘洒着柳絮;而晚日照在桃溪上,又让水面波光粼粼。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接下来的四句是”绿杨堤畔路,白鹭洲头人。江边多新草,野径入花尘。”。这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绿杨树成行,沿着堤岸生长,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在江边的草地上,新长的草叶嫩绿而柔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此外,白鹭在洲头飞翔,为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机;而野径两旁的花丛中,落花纷飞,如同被尘埃覆盖一般,显得格外迷人。
最后两句是”渔舟唱晚声,牧童归去迟”。这句诗描绘了渔夫晚上归来的情景。渔舟在夕阳下缓缓行驶,发出悠扬的歌声;而牧童们则带着牛羊回家,但走得较慢,似乎在欣赏着美丽的乡村景色。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生活,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春日晚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赞美。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