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貌空山里,垣颓入径斜。
尚应名竹素,不复祭牲豭。
木暗鸮呼鬼,庭荒雀啅蛇。
有灵从寂寞,慎勿学凶邪。
和马承之古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马承之古庙》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蕴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古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状态的感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和马承之古庙》在诗歌创作技巧上展现了苏舜钦深厚的功力。例如,其使用“尚应名竹素”和“不复祭牲豭”,既表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也透露出对传统礼仪的反思。此外,诗中对空山、垣颓、木暗等景象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深的氛围,还巧妙地通过“木暗鸮呼鬼”和“庭荒雀啅蛇”,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之感。这些细节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寂的自然之中。
从哲学和思想层面来分析,《和马承之古庙》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思。诗人通过对古庙与自然的对话,提出了关于存在与死亡、现实与虚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诗中的“有灵从寂寞,慎勿学凶邪”不仅是对古庙的一种赞美,也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警惕内心的邪恶与浮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洁。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体现了苏舜钦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和马承之古庙》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可能忽略的深层价值。这首诗鼓励人们在忙碌之余,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应保持冷静与审慎,避免走向极端和邪恶的道路。
《和马承之古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深入解读《和马承之古庙》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更能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