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秦陵

雄心虽盖世,竟亦弃群臣。
役重倾天下,时危启圣人。
石麟空举首,银海罢流春。
陇阙今无复,应深行路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秦陵》是宋代苏舜钦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生于宋绵州盐泉。他是苏舜元的弟,也是仁宗景祐元年的进士。苏舜钦年少时便有大志,与穆修等人一同好为古文歌诗,成为一时之豪杰。
  • 苏舜元在天圣年间成为学者中为文多病偶对的典型,但苏舜钦独树一帜,与穆修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与赏析
  • 《望秦陵》包含如下诗句:“雄心虽盖世,竟亦弃群臣。役重倾天下,时危启圣人。”这些句子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无奈与悲哀;“石麟空举首,银海罢流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岁月变迁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壮。
  • 从文学角度来看,《望秦陵》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隐喻,如“石麟空举首”,既表现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
  1. 作品背景
  • 苏舜钦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苏舜钦本人也经历了多次升迁和贬谪,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
  • 《望秦陵》作于庆历中,范仲淹推荐苏舜钦才艺并提拔其为集贤校理,后因谏言被贬,可见其一生充满坎坷。
  1. 创作风格
  • 苏舜钦的诗作以简洁明快著称,语言质朴而有力,能够直击人心。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 尽管受到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苏舜钦的诗歌仍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 社会影响
  • 《望秦陵》作为苏舜钦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该诗的影响力超越了宋代,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后人传颂不衰。

《望秦陵》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诗歌,更是苏舜钦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历史感悟,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能从中汲取到坚持理想、勇于担当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