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也衣裾已化尘,驱车今去涉惊津。
淮天苍茫背残腊,江路逶迤逢旧春。
时有飘梅应得句,苦无蒸酒可沾巾。
归来莫恋溪山胜,枫鬼揶揄解笑人。
送陈进士游江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陈进士游江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舜钦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送陈进士游江南》的作者是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苏舜钦出生于绵州盐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书法家。他因参与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受到赏识,并被提拔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苏舜钦最终被迫流寓苏州,期间他购买水石建造了沧浪亭,以此自娱自乐。
诗歌原文:诗的原文如下:“昔也衣裾已化尘,驱车今去涉惊津。淮天苍茫背残腊,江路逶迤逢旧春。”这些诗句通过描绘陈进士出行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句中的“昔也衣裾已化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第二句“驱车今去涉惊津”则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未知的挑战。第三句“淮天苍茫背残腊”与第四句“江路逶迤逢旧春”则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流转的感慨。
作品赏析:《送陈进士游江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淮天苍茫背残腊,江路逶迤逢旧春”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离别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送陈进士游江南》不仅是苏舜钦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与心理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友情、时间与生命意义的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