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
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
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
吟对疏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
宿太平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太平宫》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他出生于宋绵州盐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和政治家。他与苏轼等人交往密切,其文学成就也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
诗歌原文:
- 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
- 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
- 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
- 吟对疎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
诗意赏析: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首句“驱车长道久尘劳”表现了旅途的辛苦与劳累,而“一宿清宫醒骨毛”则描绘了到达目的地后心灵的净化与觉醒。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古树、风声、石坛和鹤群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归于自然的宁静之感。最后两句更是通过对疏钟声的吟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繁忙尘世中寻求心灵归宿的渴望。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舜钦流寓苏州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生活困顿但内心依然保持文人的傲骨与才气。因此,他在游览西安太平宫时,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哲思的诗作。
艺术特点:此诗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以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吟对疎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这句不仅描绘了太平宫的幽静美景,更透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宿太平宫》是苏舜钦以文人视角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诠释,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其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苏舜钦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