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履

一舸风前五两飞,南迁今去别慈闱。
人生多难古如此,吾道能全世所稀。
幸有江山聊助思,莫随鱼鸟便忘归。
君亲恩大须营报,学取三春寸草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子履》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他是苏东坡的弟弟,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古文方面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
  • 诗歌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庆历年间。此时苏舜钦的政治生涯经历了起伏,从受到范仲淹的推荐而一度获得官职,到最终被流放并迁至苏州。这一阶段,他的生活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遭遇的变迁。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一舸风前五两飞,南迁今去别慈闱。
  • 诗意解析:首句“一舸风前五两飞”形容船儿在微风中快速前行,象征着诗人急于离开的情感。次句“南迁今去别慈闱”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不舍与离别之苦。第三句“人生多难古如此”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认为人生充满艰难。第四句“吾道能全世所稀”则表达了诗人虽经历磨难,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末句“幸有江山聊助思,莫随鱼鸟便忘归”则是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以及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家的责任。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苏舜钦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对舟行、风起等景象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 情感表达:诗中的“别离”、“离家”、“思乡”等元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和故土的深切情感。尽管生活多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1. 艺术手法分析
  • 比喻与象征:诗中的“五两飞”作为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船只的速度,同时暗指诗人的心境,快速而迫切地想要逃离。此外,“慈闱”作为象征,代表了母亲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母爱的珍视。
  • 对比与衬托:通过将个人的处境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比,如“人生多难古如此”,诗人强调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化意义:《送子履》不仅反映了苏舜钦的个人情感和经历,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追求和表达。它展现了一种对于亲情和乡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 后世评价:该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世读者对其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学习宋诗的重要作品之一。
  1. 现代应用与启示
  • 教育价值:在现代教育中,可以通过《送子履》来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诗词鉴赏的兴趣。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表达方式。
  • 生活启示:诗中的“吾道能全世所稀”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信念和毅力,即使在逆境中也要追求个人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这对于现代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找自我定位和前行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送子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沧桑感的经典诗作,也是研究宋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